爱游戏官网:但是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回忆起来仍然让人唏嘘不已

ni8yOdzkNHFQVKAl7 13 2024-10-05 19:47:32

  请点击上方蓝字【 慧跑 】关注我们,轻如羽↑ ↑ ↑跑无伤

  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二强赛中,中国队在连续五场不胜,已经没有退路的情况下,终于1:0战胜韩国队!这就是让人爱恨交加的中国足球!每当你对他几近彻底绝望时,他又会突然上演绝地反击,让你无比振奋!但每当你对他寄予厚望时,他又会用一连串的失利让你无力吐槽!

  

  不管怎样,我们总是希望中国足球能取得更多胜利,能更好一些!这场比赛也充分展现了体育的魅力,虽然体育比赛的本质是游戏,是娱乐,它与我们每天的工作生活似乎没有直接联系,但体育比赛总能激发人们丰富的情感,让人不能自拔。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场比赛俨然已经演变为中韩之间对抗的象征,许多人戏称:“中国队只要这场赢了,以后随便输”,看了这句话不免让人会心一笑!

  

  在这场几乎输不起的比赛中,中国职业球员总算是基本完成使命,在与韩国队的高强度对抗中,中国球员也丝毫不处于下风,体能更是不用担心,技战术成为双方比拼的焦点。中韩足球对抗向来都是好戏,更何况,中国对韩国历史战绩较差的现实使得“恐韩症”每到中韩比赛时就会被屡屡提及。虽然近几年以来,随着中国职业足球的发展,即便中国队在比赛中负于韩国队,也很少有人将其视作“恐韩”,但是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回忆起来仍然让人唏嘘不已,中韩足球对抗史其实就是中国人对于足球运动耐力特征的认识历史。

  

  一、“恐韩”让我们认识到中国早期足球运动员体能的羸弱

  1986年9月28日,韩国首尔,亚运会男足比赛,中国2-4韩国。

  1988年,第9届亚洲杯在卡塔尔举行,由高丰文挂帅的中国队成为了参赛的十支球队之一。最终,闯入四强的中国队在半决赛上加时以1-2不敌韩国队,惨遭淘汰,也从此落下了“恐韩症”的病根。

  

  1989年六强赛,国足0-1韩国,也是在这一时期中国队面对日韩处于明显的下风。而韩国队在日韩世界杯上,体现出来超过欧美强队的跑不死的能力,也显示了这支队伍的确体能素质优良。

  

  2010年2月10日,日本东京,2010东亚四强赛,中国3-0战胜韩国队,改写逢韩不胜历史。

  

  在早期中韩对抗中,常常有中国球员在下半场出现抽筋的情况,显示中国球员相比韩国球员,体能明显处于下风,跑都跑不动,这球还怎么踢?这也引起了中国足球管理者的重视。

  加之,1985年5月19日,刚刚夺得亚洲杯亚军的中国队,在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最后一场输给了中国香港,引发在场球迷的公愤。这意味着中国足球被赋予了沉重的社会使命。

  

  之后的1989年,对阵阿联酋和卡塔尔的两个“黑色三分钟”,中国队只差一步到罗马。这种戏剧性的结果,使足球在中国社会受关注的程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并一直持续至今。

  

  二、改变中国足球运动员体能从12分钟跑开始

  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全面启动,全面推行俱乐部制,那时的联赛被称为“甲A联赛”。其实早在1992年,为了改变中国队国际大赛每每最后时刻体能出现问题,进攻上不去、防守回不来,只能看着、走着、喘着粗气的现状。由中国足球“教父”年维泗倡导,足协副主席王俊生力主推行“12分钟跑”——赛季前体能测试全面实施,标准为12分钟跑必须达到3100米(配速3:55左右),不及格者不得参加联赛。中国足协的初衷是,以一个硬指标来制约队员训练中的软懒散、提高最基本的奔跑能力。

  

  12分钟跑可谓大名鼎鼎,它是指竭尽全力,测试12分钟内跑动的最大距离。这项测试是有氧运动之父——美国军医库伯所发明,库伯最早提出了有氧运动这一概念,到今天以跑步为代表的有氧运动风靡世界,库伯的贡献不可磨灭。库伯先生创立了世界闻名的库伯有氧研究院,他的足迹遍及全球,推广“与库伯一起跑”的公益活动,他也曾多次到访中国,是目前仍然健在的国际运动科学顶级大师,他也是美国前任总统小布什的私人医生,库伯将于4月访华,目的地——南京。

  

  “12分钟跑”在实行了7年后,因部分球员、媒体及球迷的强烈反对而取消。2002年,退休后的王俊生在一本书中描写了中国足球第一次测“12分钟跑”之惨状。“约400名甲A甲B球员在广州、重庆参加测验,近1/4没过关。跑过关者很多躺倒在地,痛苦地喘、呻吟,脸上是豆大的汗珠。没过关100多人,多人因用力过猛,身体不适,早饭全喷出来了,惨不忍睹。稍懂运动训练的人都会想:他们平时没大运动量训练吗?一名裁判毫不客气地说:“白吃国家饭,白拿国家钱!我都比他们快。”……

  从现在来看,12分钟跑测试是伴随职业联赛而生的一种不太职业的操作方式,功过兼有。功是在于,让那些体能羸弱的球员以及教练重视最为基础的心肺耐力训练,因为足球比赛毕竟是要踢90分钟的,没有基础耐力,90分钟都难以跑下来,因为一场职业联赛球员跑动距离平均为9—12km,甚至有的运动员能达到14km。当然,12分钟跑的问题也很明显,12分钟几乎都是匀速跑,这跟足球场上运动员需要不断加速、冲刺、急停、变向以及不恒定的场上移动速度相去甚远,12分钟测试纯粹耐力项目,比如中长跑是可以的,但其无法准确反映足球运动员的专项耐力。因此,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其退出历史舞台也是必然。

  三、YOYO测试也曾经大行其道

  随后,2003年,YOYO测试取代12分钟跑测试,成为决定中国球员能否拿到联赛“上岗证”的关键。YOYO测试是由丹麦生理学专家,哥本哈根大学教授詹斯-邦斯布(Jens Bangsbo)所发明。所谓YOYO体测,测的其实是运动员在达到体能极限的时候,持续进行加速、减速、急停、转身时的耐力。它的主要形式是20米折返跑。也即运动员按照一定节奏(通常是嘟嘟声响作为提示音)不断在20米间往返奔跑,刚开始慢,后来越来越快,直至筋疲力尽。

  相比12分钟跑,YOYO测试更加贴合足球运动项目特征,当然这种测试充其量只能反映运动员体能的某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观地体现出球员当时的耐力状况。但是,如果把这个测试当做判断一个球员是否优秀的标准,甚至是判断一个球员能不能踢球的标准,就太过夸张了。

  

  许多球员和教练诟病YOYO测试,指出YOYO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对提高训练质量是有好处的,但如果把它和参赛资格“绑定”,就太离谱了。一位西班牙足球经纪人曾评价中国式的YOYO体测:“如果马拉多纳没有通过体测,难道他就踢不好球了吗?”

  

  四、职业化让体能问题不再是问题

  由于受到多方诟病, 2011年,中国足协正式废除了YOYO体测上岗的制度。但是,没了YOYO体测,中国球员的体能问题是否受到影响呢?现在看起来,并没有受到影响,这几年对于中国足球的批评简直不计其数,但很少有人再说中国足球运动员耐力不行,是因为中国足球重视耐力训练了吗?可能有关,但其实关键在于职业化的不断深入,让运动员和教练员更加自律,更加重视体能的全面发展。

  目前,越来越多中超球队运用Catpult穿戴式设备和Firstbeat团队心率变异系统等先进训练监控设备,测试和评价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以此考核队员训练投入程度和决定队员能否上场。其实,中国足球因为最为开放所以才能够坦然接受批评,中超联赛科技应用水平已经远在体制内的那些专业运动队之上!

  

  五、能把职业足球运动员当中长跑运动员那样训练吗?

  足球运动需要间断性的反复冲刺。这既不同于一次性冲刺的短跑项目,也不同于慢速长距离奔跑的中长跑项目。足球运动需要的这种间断性的反复冲刺耐力就是一种专项耐力,专项耐力就得通过专门方法进行训练,这并不是说足球运动员不需要慢跑训练,而是说中长跑式的慢跑训练需要和足球专项耐力训练有机结合,才能最大程度提升足球运动员的专项耐力。另外,足球不单是一个纯粹跑的运动,除了耐力,一名优秀球员还需要有对抗能力、力量和速度等等。

  

  足球运动是一项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每场比赛以中等强度跑动约9-12公里),同时伴随着间歇性的无氧运动(平均每个球员约冲刺800-1200米,加速40-60次,每5秒钟改变一次方向)。其中有氧供能是基础,无氧供能是关键 。足球比赛中高超的技战术和良好的体能是一支高水平足球队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为能够在进攻和防守时快速启动,足球运动员需要具备优秀的无氧爆发力;为增加全场活动的范围和踢好下半场的比赛,获取最后的胜利,足球运动员需要有良好的有氧耐力;为达到射门、头球和拦截的威慑力,足球运动员需要强劲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这就是足球项目的供能特征。所以,当年把足球运动员当中长跑运动员那么去评估,也许有那个时代的现实意义,但如果真把足球运动员当中长跑运动员那么去训练就显得很无知了。

  pg电子体育

  总结

  中国足球太让人纠结了,你不要对他太失望,因为他总能偶尔眼前一亮,你也不要对他太乐观,因为他最能验证一句俗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这些都是成长的烦恼,那我们也就认了,只有从娃娃抓起和坚定地走职业化之路,才是解决中国足球的王道。

  你可能还喜欢:

  ●  什么才是真正科学的马拉松训练?看这篇就够了

  ●  跑步再简单,你也需要懂得这六条黄金法则

  ●  跑前热身大法PK,哪种最佳?

  ●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欢乐时光

  ——end——

  “轻如羽  跑无伤”

上一篇:AYX SPORTS:伯明翰足球俱乐部主场
下一篇:体坛快评:吹响练兵备战的号角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